二是突出“合理”二字,抓好工程布局。重点围绕“一环”(环五台山)、“两关”(平型关、雁门关)、“四河”(滹沱河、清水河、唐河、桑干河)七大生态治理重点区域布局营造林工程,坚持“集中连片、规模治理、示范引领”的原则,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地、疏林地、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灌木林地、退化林地草地、荒废和受损山体等,大规模实施造林绿化。开元体育
三是突出“科学”二字,编制工程设计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进行勘察,确保树种选择与土壤条件、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相匹配。组织专家进行作业评审,对项目的技术路线、投资概算、修复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审查,并围绕项目实施的方向思路、资金使用效率、修复技术措施的科学性以及文本规范性等核心问题,提出了具体修改和完善建议,为科学指导项目实施打下坚实基础。
四是突出“精细”二字,抓好工程管理。加强工程项目资金管理,制定2024年主要造林苗木目录清单、人工造林分项投资估算。严格执行作业设计负责制、项目法人制、项目合同制、项目招投标制、监理制、跟班作业制“六制管理”,确保发现问题现场及时纠正、及时整改,做到高标准整地、高规格选苗、高质量栽植,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,实现工程有精品、有亮点的目标。
五是突出“效率”二字,提高工程效率。倒排工期,明确节点,挂图作战,抢抓春季、雨季、秋季国土绿化“黄金期”,全力保障工程建设进度。各实施单位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全程跟班指导,积极协调处理国土绿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,因地制宜,大力推广运用机械化作业施工,努力提高生产作业效率,保障项目任务如期完成。
六是突出“示范”二字,打造工程样板。严格落实“当天起苗当天栽、就近育苗就近栽”原则,综合采用翼式集流覆膜抗旱一体化整地、水袋滴渗抗旱技术、履带式运苗车等先进适用的林业科学技术和生产器具,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的作业效率和造林苗木的成活率。探索应用造林绿化7大局级技术标准、亚高山草甸修复10种模式、森林抚育“十严”举措,集中连片打造出一大批示范精品工程,蹚出了一条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新路径。
七是突出“合作”二字,拓展工程空间。主动融入相关县域生态综合治理总体规划,切实发挥林局在种苗、人才、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队伍优势,主要采取“地方供地、林局施工、共同管护”的合作方式,与灵丘县、繁峙县、五台县、代县等地深入开展局地合作造林,整合生态建设投资项目,打破界限,集中资源、资金等要素开展国土绿化,拓展绿化空间,实现资源共享,优势互补,有效形成了以五台林局辐射带动周边县域加快绿化步伐的良好局面。
八是突出“立体”二字,巩固工程成果。加快智慧林草平台建设,实现局场视频互联互通、重点林区实时监控全覆盖;扎实开展林草防火工作,加快防火物资储备库、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。防火特险期间,防火专业队携装分组进驻各有林单位,切实做到有火打火、无火巡查;加强林草有害生物监测、普查、防治,防火防虫成效明显。与森林公安建立了“林长+林警长”合作机制、与铁路检察院建立了“林长+检察长”合作机制,依法保护绿化成果。
九是突出“宣传”二字,扩大工程影响。注重将工程建设中典型经验、创新做法进行提炼总结,以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方式,借助新闻媒体以及省林草局微信公众号、省林草局网站、林局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,讲好绿化故事。成功协办第30个“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”山西省主题宣传活动,倡导全社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,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更多贡献。
新时代呼唤新作为,新使命需要新担当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五台林局将秉承“一家人、一条心、一股劲、一起拼、一定赢”的“五个一”价值理念,奋力促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、结出新硕果、取得新佳绩!
来源:山西科技报